27年前的今天,“网民”一词在中国正式诞生

+ 关注

二十七年前的今天,一个崭新的词汇——“网民”,在中国大地正式诞生。这一天,全国科技名词审定委员会揭晓了第二批共56个信息科技专业术语,其中,“互联网的用户”被赋予了一个响亮的中文名:“网民”。

“网民”一词从无到有,见证了中国互联网用户的飞速增长。时至今日,中国网民的数量已突破十亿大关,覆盖了城市的每一个角落,也深入到了偏远的乡村。无论是朝气蓬勃的年轻人,还是饱经风霜的长者,互联网都已深深融入他们的生活。那么,这神奇的互联网究竟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哪些翻天覆地的变化?大家上网时,又都热衷于做些什么呢?是浏览新闻、学习知识,还是享受娱乐、社交互动?这一切,都成为了我们这个时代不可或缺的一部分。

网民之前还有网虫

1998年7月8日,对中国互联网人而言是个难忘的日子。这天,科技部首次正式定义了“网民”一词,标志着中国互联网历程的新篇章。

27年来,网民伴随互联网历经风雨,见证其兴衰,推动草根声音崛起,引领网络舆论。如今,中国互联网的繁荣离不开亿万网民的支持。网民之声,即民心所向。

其实在这事前,还有个更古老的称呼——“网虫”,专指少数计算机专业人士。那时,互联网技术门槛高,上网是少数人的特权,网虫身份备受羡慕,象征高薪与高科技。

随着互联网普及,上网人数激增,“网虫”一词显得不合时宜,科技部因此引入“网民”,寓意与网络相连的公民。当时,中国网民刚破百万。自诞生起,网民便展现出草根性、平等性与隐蔽性,区别于传统媒体。这一特质催生了BBS的繁荣,孕育出猫扑、天涯等知名网站。

2021年底全球“网民”数量达到49亿

人民网研究院早先发布的《2022中国移动互联网发展报告》透露,截至2021年底,全球已有49亿人上网,约占全球总人口63%,而中国网民数量突破10.32亿大关。

据蓝皮书引用国际电信联盟数据,自疫情暴发的2019年以来,全球网民激增8亿,总数从41亿跃升至49亿,增幅达19.5%,普及率飙升近10个百分点。2020年,全球网民增速更是创下十年新高,达到10.2%。

发展中国家的网民增长尤为迅猛,平均增速达13.3%,非洲、亚太等欠发达地区的网民普及率更是暴涨约20个百分点。不过,2021年全球网民增速有所放缓,回归至5.8%的常态水平。

尽管如此,全球仍有29亿人未能接入互联网,其中96%来自发展中国家,更有约3.9亿人生活在无移动宽带信号覆盖的偏远地区。

蓝皮书指出,上网已成为人们工作、学习、生活的必备技能,成为推动数字化进程的最强动力。

我国4亿多“非网民”如何拥抱数字时代?

在《2022中国移动(600941)互联网发展报告》中,一个庞大而常被忽视的群体——“非网民”,走进了公众视野。这个群体规模高达4.16亿,他们的数字生活空白及其面临的挑战成为报告的一大亮点。

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(CNNIC)的张晓副主任,在解读这份报告时,特别提到了对非网民群体的深切关怀:“我们首次将聚光灯打向非网民,倾听他们的声音,探寻他们为何与网络世界擦肩而过。”报告显示,阻碍他们触网的三大主因依次是:技术门槛高,许多人不知从何学起,不会用;教育水平限制,识字能力成为一道难以逾越的鸿沟;年龄因素,无论是年幼无知还是年岁已高,都成了连接数字世界的绊脚石。此外,还有诸多复杂因素交织其中。

面对这一现状,张晓提出了针对性的解决之道:“提升全民数字技能,让每个人都能自信地遨游网络海洋,这是我们的当务之急。同时,我们不可忽视的是适老化改造的紧迫性。社会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拥抱数字化,而老年人不应被遗忘。幸运的是,国家已出台一系列政策,旨在拓宽老年群体的数字生活路径,让他们也能享受数字时代的便利,感受社会的温暖与包容。”

参考来源:上观新闻、中国江苏网、网易网

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侵权,请联系我们
由科普中国重新排版编辑
内容来自:江苏省科学技术协会
点赞
相关搜索
互联网 信息 网络 网民
全部评论
头像图片
认证图片

徐堂金 · 太傅级

中国互联网的繁荣离不开亿万网民的支持。网民之声,即民心所向。

07.08 33

科普员(唐清元) · 举人级 :是的 越发繁荣
头像图片
认证图片

刘影-- · 太傅级

在这个智能化,信息的时代,要想与时代接轨,我们应该活到老学到老,跟上时代的脚步。

07.08 28

科普绅士 · 学士级 :在这个智能化,信息的时代,要想与时代接轨,我们应该活到老学到老,跟上时代的脚步。
头像图片
认证图片

科普员(唐清元) · 举人级

学到了 哈哈哈

07.08 34

云之声 · 大学士级 :阅
头像图片
认证图片

无为通达 · 少傅级

“网民”一词的诞生是中国互联网发展历程中的重要里程碑。它不仅见证了中国互联网用户的飞速增长,也推动了相关行业的发展和变革。在未来,“网民”群体将继续发挥重要作用,为中国的数字化进程贡献更多的智慧和力量。

07.08 21

头像图片
认证图片

耿培国 · 大学士级

1998年7月8日不仅是“网民”的生日,更是中国与全球网络文明对话的起点。

07.08 15

头像图片
认证图片

耿培国 · 大学士级

未来,随着人工智能、量子计算等新技术的突破,“网民”的定义或许会被重新书写,但不变的是人类通过网络连接世界、创造价值的永恒追求。

07.08 13

头像图片
认证图片

耿培国 · 大学士级

从100万到10亿 ,“网民”不仅是数字的累积,更是技术、社会、文化交织的时代叙事。

07.08 13

头像图片
认证图片

耿培国 · 大学士级

27年前的一个术语命名,开启了中国互联网波澜壮阔的征程。

07.08 12

头像图片
认证图片

高德懿 · 太傅级

“互联网的用户”被赋予了一个响亮的中文名:“网民”。

07.08 10

头像图片
认证图片

美好时光🇨🇳 · 学士级

1998年7月8日,中国正式定义了“网民”一词,标志着中国互联网历程的新篇章。从那时起,中国网民数量迅速增长,截至2021年底已突破10.32亿。全球网民数量在2021年底达到49亿,占全球总人口的63%。尽管普及率上升,但仍有29亿人未接入互联网,其中多数来自发展中国家。此外,中国还有4.16亿非网民面临技术门槛、教育水平和年龄等挑战。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提升全民数字技能和进行适老化改造。

07.08 7

雷发林 · 大学士级 :未来,随着人工智能、量子计算等新技术的突破,“网民”的定义或许会被重新书写,但不变的是人类通过网络连接世界、创造价值的永恒追求。